2)第1573章 以练促战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方案。

  赵昺此时听得很认真,虽然也会插言提出问题,但总得来说还是听多言少。他之所以组织这次秋冬大阅,也是意在检阅步骑军训练成果,也是要发现在平原地区作战中的问题,为北伐中原做准备。

  这么多年的征战中,赵昺知道宋军在作战上的弱点,尤其是缺乏应对平原上与大规模骑兵作战的经验。而这几年间虽然宋蒙两国维持着和平局面,但他一直在通过训练总结经验,学习和总结对付骑兵的战术。

  在前世,赵昺对骑兵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电视剧《亮剑》中遭日军围困的骑兵连发动最后的决死冲锋的经典画面。可以说,由此也给他留下了骑兵是一个崇尚进攻、善于进攻的兵种,出色的机动力和冲击力决定了其基本作战样式就是进攻的最初观念。

  而在这世的征战中,赵昺见识了真正的骑兵,也更明白了骑兵优势,在进攻中,骑兵可以向敌人实施冲击,对敌人翼侧进行突击和追击退却之敌。且骑兵能有效地掩护自己部队的两翼及部队撤退,进行侦察,完成袭击和奔袭敌人后方等任务。他也从中总结出骑兵作战的几个定式:

  进攻是骑兵在战斗行动的基本样式,其目的在于击溃敌人和攻占重要的地域及目标。它的内容包括:使用全部兵器杀伤敌人;实施坚决的冲击,向敌人配置纵深迅猛推进;消灭与俘获生动力量;夺取武器装备和占领预定地域等。骑兵的攻击,主要为其进攻目标而服务。为达成战斗任务,骑兵部队须按照战斗定式展开。

  所谓的骑兵战斗定式,指为达成任务而配置或部署兵力器材的总称,一般由冲锋队,钳制队,负责掩护战斗的火力部队及为战果扩张,或应乎不时事变的预备队组成。攻击战斗的要旨是在发挥其主要特性与机动力。攻击战斗最终目的意在挫败敌的意志,使敌放弃战斗,击破其主力,夺取各要点作为战斗的目的。

  所以战斗定式则主要需符合以下四点:首先是向重要之方向,集中主力进行打击;其次是战斗定式需适合于地形以及战斗企图;再者,便于火器及技术兵器之使用;最后是需应乎战场状况的变化,可随时进行灵活的机动,以期能迅速变换行动方向,能应乎不时事变。

  当然这个定式只是个框架,而战况向来是瞬息万变,还要进行细分以应对各种状况。比如正面战斗的兵力部署和任务;突袭作战的兵力部署、部队如何接敌;伏击作战中部队如何隐蔽,战马如何安置及下马徒步作战时如何部署等等情况。

  这些对于赵昺来说也是一个几乎全心的课题,由于过去缺乏骑兵,他没有办法像过去那样在战斗中学习如何运用和指挥大规模的骑兵作战。而因为在过去的战争中,骑兵一直处于从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