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43章 荒诞至极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意识到使他们的声音大了,先行请罪道,“陛下,属下等正整理今日进谕司转来的奏疏,对一本奏疏是否请陛下御览产生了分歧。”

  “哦,拿来朕看看!”御前办的一项重要只能就是整理往来公文,按照缓急和事项分门别类,需要他定决的文书要呈给陛下御批;而一些汇报类的文书则编写成简报呈上,由他根据所需来决定是否亲阅;同时也起到一个过滤器的作用,将那些废话连篇,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奏疏只做登记和留存,不会呈给他。这件事需要几个室共审,以免出现遗漏重要信息。

  “请陛下过目!”徐无难听了赶紧双手呈上一本奏疏道,“此是礼部郎中王越进奏,为北伐之事献策!”

  “嗯!”赵昺接过,自有知杂送上椅子,端来茶水。奏疏很长洋洋千言,他坐下仔细翻阅,其所奏的内容是若二次北伐收复故土,应重建‘水长城’以抵御蒙元南侵。

  赵昺知道自从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后,北宋又接连在君子馆之战惨败。就此,宋军失去了主动出击信心,宋朝最终呈现被动防御态势。面对辽朝连年南下,缺乏大规模骑兵军团宋军,无法面面俱到的进行防御布局。而辽国机动骑兵经常可以出入自如抢了就跑。

  不敢出动出击使得宋军更为被动,而面面俱到的在华北平原布防完全等同于自杀,如何能够准确了解辽军主力活动区域,及时布置军队,重点防御几个军镇,集中精锐兵力击败辽军才是被动防御的最佳手段。

  朝廷经过多次讨论以为宋辽历次大战当中,辽军主要都是从白洋淀以西的地区南下进入宋境,尤其是决定宋辽命运的君子馆之战,、白洋淀以西地区基本都是平原,没有较深的河流和山川,辽军基本可以来去自如,而宋朝就显得相当被动。

  所谓失去燕云的北宋无险可守,只是相对于唐朝而言,相比之下,白洋淀以东地区都有密集的河网,而宋军则可以依靠这些河流,靠船只机动及时调拨军队,使得辽军无从下手。因此,网络上常说的华北地区地形平坦,宋军无法及时预警,组织防御的说法并不准确,在赵昺看来至少在宋仁宗以前是不对的。

  相比之下,白洋淀以西的广大地区平坦开阔,是骑兵长途奔袭的好地方,也是辽军唯一的选择。既掌握了辽军行军路线,又可以利用河网密布的优势,宋朝终于以水代兵,祭出了防御辽军的“神器“——水长城,就是东线的雄州——渤海一线的方田、斥候工程。

  太宗时期曾经在雄州到渤海一代修建方田,这些方田不是种地用的田,而是方形陷马坑,这种坑洞长宽约七尺,同时利用白洋淀以东的密集河网,宋军引中水灌入坑中,连成一片,成为了骑兵行军的噩梦。这片地区,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