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82章 最好结局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有一番波折,但是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将在小皇帝面前也生不起反抗之心,一个个束手就缚。而其在士兵中的威望更是无人可及,不待其下令,军卒们便自发的冒着抗令的风险前去迎驾。可见小皇帝对军队的掌控力,即便太祖也难以企及。

  想到此,王应麟生出种无力感,当前小皇帝已经非是十年前的那个孩子了,他悄然间已经完成了布局,在朝廷中有了自己的班底,在地方已经不动声色安插进去了自己的心腹之臣,使得他的谕令可以得到贯彻和执行。而通过此次北伐,再次巩固了在军中的威望。尤其是亲征襄阳,顺势消除了行朝旧将在军中的最后一股势力。

  这次恢复三省,不过是皇帝通过整合朝廷各方势力,让自己的亲信得以进入最高权力机构,分化和削弱反对力量,从而完成自己掌控朝廷计划的最后一步而已。再待几年,即便如自己这般老臣也要致仕,那时候朝廷上下就只有皇帝一个声音,没有人能够挑战其的权威了。

  一个孩子从多年前就开始布下了这么大一个局,想想都让人觉得可怕,可这也证明了小皇帝心思之缜密,眼光之长远,反应之机敏,通过一次次朝廷发生动荡的机会,不动声色的开始壮大自己的力量,打击异己。但如此也算最好的结果,朝廷没有因此发生大的动荡,平稳的完成了新老交替和权力的转移,老臣们得以全身而退,安享晚年。

  “如今内廷之事皆归于皇城司,但内廷之事日益纷杂,已经难以承受,朕想恢复内侍省负责内廷一应之事。”赵昺给两人斟上茶,笑着回答道。

  “哦,臣深以为是,如今不比在琼州,宫城狭小,事务亦少。当先陛下已经大婚,又诞下皇子和公主,事务剧增,只凭皇城司已经难以承受了!”王应麟从沉思中醒悟,施礼道。

  他知道行朝迁入琼州后,只是兴建了范围很小的宫城。而内廷在逃亡中也是一切从简,机构设置不全,后与帅府的内府合并,成立皇城司掌管内廷事务,人员也不过百,内侍也很少,不得不依靠当时规模很小的侍卫营才能够保证运转。

  回到临安后,旧宫已经毁于大火,陛下节减,没有重修,而是借用了高宗皇帝的行宫崇德宫,进行整治和稍加扩充作为宫城。人员虽然有所增加,恢复了六尚,但是有的司、典也是设而未立,空有虚名。且依然由皇城司主管,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合时宜,也不符合礼制。

  内侍省,早已有之,为皇帝之近侍机构,专司管理宫廷内部事务。北齐初置中侍中省和长秋寺;隋初改称内侍省,后称长秋监,参用宦官和士人,掌侍皇帝,管理宫室之事。唐代或称内侍省,或称内侍监、司宫台,专用宦官,由内侍监、内侍、内常侍等为首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