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9章 撇山攻城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大,但谁让他是帝王,这个国家的集权者呢?

  经过几天的废寝忘食,赵昺终于将积压的紧急公文处理完毕,还抽空给太后和几位老婆分别写了书信,好生安抚了一番。虽然尚不断有新的公文送到,但毕竟已经少了很多,恢复到了日常水平,让他可以从容应付,可以分心关注当前的战事。

  “你们做的不错,在十几天的时间内完成了对襄阳地区外围的侦察,并取得了详细的资料!”赵昺看着内堂大厅中摆放的襄阳地区沙盘和四壁挂满的地图,看看徐无难十分欣慰地道。

  “陛下,属下未能深入汉江北岸,进入襄阳腹地进行侦察,还请陛下允许属下再探!”徐无难并不居功,施礼道。

  “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赵昺略感惊讶地问道。

  “属下知道当前形势十分紧迫,陛下欲尽快攻克襄阳,在侦察时突然有个想法。”徐无难答道。

  “嗯,虽然朕有此想,但是用兵乃是大事,不能因此而急于求成!”赵昺点点头道。

  当前的形势总体来说并不乐观,这不仅仅是因为诸军的战斗力和指挥水平问题。他们从应天府长途跋涉而来,为了追求速度,并没有携带大量的辎重,沿途虽有补给,但也仅够本部所需一个月。尽管御前水师后来运到一批辎重,但对于二十万大军而言也是杯水车薪,不足以支撑整个战役的消耗。

  而荆襄战区储备的弹药并不充足,加之保存不善损耗较大,因而弹药缺乏,再从临安调运尚需时日。且襄阳城易守难攻,城池厚重,要想破城必须依靠火力支援,消耗的火药和炮弹无法估算,但肯定是一个超出想象的数字。加之城内又有敌重兵扼守,更增加了攻坚难度,后又有敌援兵来击的顾虑。

  尽管当前敌我双方兵力相当,但也有悖于攻城部队倍之的用兵原则。而若组织强攻即使取胜,也必然付出重大的伤亡,这对以后的转入防御作战十分不利,也不符合赵昺的用兵原则。可若贸然攻城失败,兵力和物资的损耗严重的情况下,再组织进攻就需要更长的准备时间,反而是欲速不达。

  “陛下,请容属下禀明,看此想是否妥当!”徐无难并没有因为陛下的态度而放弃,再次言道。

  “好,说来朕听!”赵昺定睛看看其,时尽半个月的野外侦察日子,让徐无难面容消瘦了许多,脖颈处还有被刮伤的痕迹,但是其的目光依然坚定,瞅着其执拗的样子便答应了。

  “陛下,属下以为我军可以从城西发起进攻。”徐无难指着沙盘言道。

  “徐主事不要标新立异,历朝攻襄阳因城西山路难行,不利于大军运动,因而攻城皆取道城南,你难道比之历朝名将还要高明吗?”王应麟听了皱皱眉道。

  “王相此言不虚。但下官以为正是因历朝攻襄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