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1章 谋事在人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国家以近乎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一旦违背,后果难以预计,轻则受顿训斥,重点罢官免职,再重点要是被扣上藐视朝廷的罪名,那就更恐怖了。

  所以冠帽之间有了贵贱等级之分,贫贱无身份的人不准戴冠,那也要以黑巾裹头,庶民便又被以“黔首”代之。而“绿帽”之说却也是源于此时,蒙古是没有娼/妓的,入主中原后,发现居然还有妓院,觉得太落后,于是规定失足女着紫衫,在此做工的男人戴绿头巾,以示区别。因此要是一个人在古代下定决心在任何场合都不戴帽子,那就意味着他要自绝于社会了。

  赵昺不喜欢戴帽子,尤其是夏天,因为作为现代人大多知道人体散热只要是通过头部;另外就是‘戴帽子’在现代也多是贬义;再者就是太麻烦,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了,他自己都无法成功的将头上的小冠戴好,依然需要他人的协助。所以他这个腹黑的家伙经过研究后,结果认为古代人之所以将戴帽子视为大事,其实就是为了头发,因为头发对于古人的意义非凡。

  首先《孝经》有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认为如果头发等身体上的东西是父母给的,如果剃头,则视为不孝。华夏儿女除了出生时剃一次胎毛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几乎终生不再剪发。即便赵昺想在军队中推行短发,以保持个人卫生,防止长虱子传染疾病,及便于在战时受伤易于救护,但是由于自上到下的反对都不可能,以至于帽子都被设计成高筒,以便于将长发置于其中。

  另外,大家都听过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以此来说明其的狡诈,其实在古代是真有可能的,因为头发在这个年代依然是被认为是很重要不可人为随意损坏的部分,否则真会跟你拼命。再有古代女子若是有了心上人,便会将头发给心爱的人是代表着想要“结发同心”,意思是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送给心上人,以表达无以复加的爱意,而头发自然最合适不过。

  但是赵昺以为这一切并非不能改变的,其实能否改变还在于人。‘刘氏冠’的流行就是例子,汉之前的冠或金或革或布,而刘邦却制作竹皮冠,用现在的话讲,刘邦用的是标准的创新思维。而这顶帽子就经历了世人从讥笑到认可,从认可到赞赏,从赞赏到效仿,从效仿流行直至成为不可损益的经典,以至竹皮冠又被称为“刘氏冠”流产至今。

  当然赵昺也在悄悄的改变大宋朝,这不仅是因为改变了历史上宋朝的结局,造出了更为先进的船只和武器,在其它方面同样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习惯,打破了过去的传统。比如这次朝会,他不仅允许臣僚们常服上殿议事,还给大家准备了座位,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