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72章 说易行难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性,正是这种差异使得汉文化具有高度的辐射力和凝聚力。

  其次是依靠人多势众,汉文明其实从来没过于弱小过。虽有五胡乱华,但是好在地广人稀,汉文明能够不断南渡,保存文明种子,更多的时候不过是自己的内乱而己。蒙古人占领中原后,不过几十年而己,汉文明并没有中断,不过是累积能量,几十年后将蒙古人又赶回漠北;清人入关时,不过几十万人,这跟几千万的汉人比起来,不过是军事上的胜利,文化不投降都不可能。

  当然也有不肯接受汉文明的。蒙古人灭宋后,汉文明对蒙古人的的影响甚至要低于蛮族入侵罗马后的状况,因为从北方来的野蛮人最终接受了希腊罗马文明,甚至皈依了当时的罗马国教。而蒙古人,宗教信的是喇嘛,文字用的是自己的。蒙古人没有被同化,他们也没有同化汉人,因此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其实是扯蛋。

  与之相比,华夏民族的扩张,其特点是移民性质的,因为对于华夏文明下的中国封建社会,财富利益主要集中在中原,对外拓边,得不偿失,对蛮夷之地不感兴趣,即使是进攻也多数是防御性的。且由于古代偏远地区地广人稀,当地人经济文化落后,根本不会利用土地资源。大量荒地处于未开发状态。华夏人到来后,基本不是暴力掠夺下的开发。

  而这种移民特性的扩张,就是每当战乱频繁的时期,恰恰是民族融合加速的时期。夏商周三代是汉民族逐渐形成的时期,而从这开始汉民族和北方的少数民族的纠葛就已经开始了。著名的烽火戏诸侯就和少数民族犬戎有关,最终也就是这个民族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部分,这是一个群雄逐鹿中原的时期,在开疆扩土,兼并征伐之间,不同地区的人员流动较大,催生了民族的发展融合。

  再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彼时正是中国大一统王朝两汉解体,再一次进入分裂的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则借机不断的南侵甚至是入主中原。五胡乱华就是代表,他们不断侵扰中原地区,并建立政权与南方汉族政权相对立。五胡乱华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原地区大量的人口为躲避战乱不断的南迁。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而在古代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能够居家迁徙者非普通老百姓所能做到的。所以大量南迁的是士族阶层,在古代农民是没有资格带冠的。所以称此次南迁的为衣冠南渡。衣冠南渡一方面推动了中原地区的文明文化在南方的传播,推动了南方地区的发展,一方面南方相对稳定,大量士族南迁,使经济重心开始不断南移,至南宋时期达到了高峰。

  当然赵昺也不否认在文化同化中也并非总是温文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