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6章 打与不打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惊动敌人绕到敌占区的后方,又是毫无遮掩的平原上行军,这个难度实在有点大。

  面对这个难题,可把罗大同和骑兵旅都统方胜、炮兵旅都统张平给愁坏了。相对来说,五旅除了人数众多,反倒是占据优势,他们靠两条腿走路,能在各种地形中行军,也能服从命令,自己照顾自己,而那两个旅就不好说了。尤其是张平,头发都快白了,火炮威力是大,可是火炮沉重,需要用牲畜拖拉,行军速度也慢;另外炮兵自卫能力差,在战区行军一般都需要跟随步兵行动,为其提供掩护,就是个拖后腿儿的货。

  骑兵倒是跑得快,但是他们的弱点也十分明显。一个是大队行军动静大,马跑起来尘烟弥漫,蹄声震天,隔着十里地都能知道骑兵来了;另一个就是受到地形限制,难以在山地、湿地和滩地中行军,否则会导致马匹受伤;再有就是马吃的多,光吃草是无法保证战马体力充沛,还需要补充精饲料才能冲锋陷阵;还有战马终归是畜生,虽然经过训练却不如人听话,它要是闹起脾气来,突然从隐蔽的地方冲出来,或是受惊吼上几嗓子,就全暴露了。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人好歹也都是少年从军,上过战场,进过武学,既有理论又有实战经验的高级军官了。深知战事紧急,他们是没困难要上,有困难也要上的道理,几个人沉下心来商议一番后,便针对所遇到的困难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罗大同三人决定精简掉一切不需要的人员和装备,以保持队伍的精干,同时由于是在敌后作战,无法及时获得补给,个人除了携带五日的干粮外,以保证能携带尽量多的弹药。而为了避免被敌军哨探发现,行军路线要躲开主路,并在夜间行军。

  所以他们选择先向南渡过浍水,远远的避开应天府到符离的大路,那边人口稀少,且那边的临涣刚刚经过两军的争夺战,居民早已逃走,敌军哨骑也不会渡河巡视。他们白天在树林或村庄宿营,一律不得生火做饭,夜晚行军不得举火。同时派出斥候严密监视应天府敌军,察明他们的行军速度和宿营地。

  在靠近伏击地域的时候,队伍转向北再渡浍水做好伏击准备。但是他们又面临着一个问题,在平原地域缺少遮蔽物,难以隐藏两万大军。且主路上有商旅、行人往来,即便敌军哨骑不至也会被发现。另外隐蔽处不能距离伏击地域太远,且交通便利,使他们能够很快进入战场。

  不过罗大同等人还是想到了解决方法。从前无论是开封、应天府和符离,乃至中原地区的交通皆是仰仗运河运输物资。但是在徽宗政和年间,由于发运司使运粮的漕船更改了从唐代以来行之有效的转搬法(根据运河不同季节的流量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