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1章 战争迷雾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情况下,都会按照既定的作战习惯进行。任何改变既有作战习惯的所谓战术上的“奇谋”,本身都是高风险的行为。

  因为没有军队的作战习惯和指挥官的经验作为修正,在进行“奇谋”时,战场情况往往就会变得更加不可控。只要稍有异动,那“奇谋”就会一下子变成“作死”。因此将现代战争中,本就建立在更加先进的指挥、训练,以及通讯和运输条件下的战术,作为奇谋在古代战场上使用,那么翻车的几率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所以战术战法的使用也绝不是可以随便就来的。这也就有了赵昺多次整编、训练军队,逐步推出‘新式’武器,并在实战中逐步完善军规和条令、条例,以适应新战法、战术,经过七年的磨合,才开始组建新军,完成冷兵器全面向热兵器的过渡。

  当然这其中赵昺即经历了波折,同时也闹了不少笑话。他前世作为一个爱好军事的网虫在聊到古代军事话题的时候,也总是不免要谈及那些大大小小的经典战役,有时也会大发感慨,还不免要替古人担忧,想象战败一方的将领如果不使出那些导致败局的昏招,也许就能改变历史,带来新的可能。

  赵昺在击键长叹之余,也常会提出了“我比古人聪明”系列的新想法,听闻近代德国总参谋部的种种神奇传说,便借此想象:如果在古代军队推广总参谋部制度,给那些将领们都配上参谋出谋划策,是不是就能改变历史上的那些战役的结局?

  当设身处地后,赵昺才知道自己的自以为是是多么可笑,也深感受到了那些号称‘仿真’‘纪实’涉及到古代军事影视作品骗。才明白那些朝廷在选择将领出征后往往就成了甩手掌柜,军队出征后的各种事务则全部由将领亲力亲为,都只是制片人和导演不过是为了节省演员、消减成本,而粗制滥造。

  可这也给了赵昺一种错觉,还以为古代将领在指挥作战的过程中要一人承担几乎所有的相关事宜,整支军队的安危全都寄托在将领一个人身上。于是自然在讨论一些古代战例的时候,便自然而然会产生“如果安排一群参谋给这些将领,这些将领就不会再犯这种错误了”的想法。事实上,这个想法很对,也很好,可惜这么好的想法先秦时期的古人就已经想到了。

  在秦汉兵书《六韬·龙韬·王翼》篇就明确写道:“王者帅师,必有股肱羽翼,以成威神……故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以应天道。”意思是将领在出征时身边应该配备有七十二名参谋辅助人员从旁协助。这些参谋辅助人员各有分工,包揽了从环境勘察到粮草计算等所有在古代军事活动中值得专门分派人员的工作。也就是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古代的将领出征作战都是要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