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23章 马说_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的小山头主义,宗派主义,建立起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大局观。在加强军事训练的同时,对思想教育也不能放松,尤其是军人的荣耀感和自豪感。此外告诫众将当下的和平只是暂时的,与蒙元的决战是不可避免的,绝不能放松警惕。

  视察结束,赵昺没有再做久留,新训营全体官兵到码头上列队相送。看着皇帝从队列前走过,吴洪和欧博不禁眼前一亮,看着向他们微笑的皇帝不由的挺直了腰板,瞪大了眼睛。而伙长刘大同则是吃惊之余,不由的摸了摸袋中的那一贯纸钞,昨日在收拾厨案的时候,他发现了一贯钱,问了半天并无人认领,此刻才猛然醒悟,原来军中传言不假……

  赵昺的船队重新起航,但是此次却没有自太湖入海,而是转入长江顺流而下前往崇明州,他想去看看马场。战马的重要性在古代不需多言,而随着战争方向转向江北,对战马的需要也日益迫切。可江南缺马这已经是老问题,当下宋军组建了十二个骑兵旅,兵力不过三万余,这在历朝历代都是罕见的。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还是缺马,而能达到如此规模还全赖于在收复江南之战中的缴获,随着车军和辎重军的组建,缺马的矛盾日益突出,赵昺知道这种状况若是不加改变,对来日的北伐将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他一边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马匹的同时,还建立马场繁育马匹,而崇明州马场则是种马场。

  在赵昺前世每当在电视上看到外国的阅兵或者马术表演的时候,他往往会被那些矫健的骑士与高大的马匹所吸引。因为在国内,是很少能见到如此高大的马匹。即使前去内蒙等有着大片草原的地方去骑马,见到的马匹也经常是相对矮小的,有的马匹干脆就和驴子差不多大。

  无独有偶,抗战时日军所骑乘的“东洋马”也以高大、健壮著称,他们虽然身高不高,但是所骑乘的战马普遍都很高大,而“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东洋马”,更是反映了那个时候日军所用战马的优异与珍贵。这些情况,也就导致了很多对于国产马种的鄙视,以及中国古代骑兵实力的质疑。毕竟战马质量不够好,骑兵的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然而,对中国古代军事有所了解的赵昺却知道,中国古代不缺乏重装骑兵。如果没有高大优良的战马,甲骑具装自然无从谈起。那么,中国古代到底有没有高头大马呢?赵昺到了这个时代,无论从现实的角度,还是前世的疑问都想解开这个谜。

  在解开这个谜之前,赵昺首先搞明白了关于马匹的体格指标的两个重要概念,那就是“肩高”和“掌”。一般像马这样的动物,测量高度时都以肩高为准,所谓肩高指的是马匹从肩胛骨到脚的距离。而掌则是一个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