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6章 超额奖励:一本韬略!一本兵法!_大秦:死谏诤臣,开局持剑朝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章超额奖励:一本韬略!一本兵法!

  “陛下,依臣之见,秦御丞所言有些过于夸大了。”

  杨端和经过短暂的沉吟之后,他迅速搞清楚了尹烈的目的……官职改革!

  杨端和肯定是不同意的。

  因为他听尹烈的话音,明显是想拆分九卿中的太仆与少府。

  那这就等于直接性的削弱他们手中的权柄。

  杨端和自然得站出来极力反对。

  “陛下之舆马所费,除非特殊情况下,比如少府掌管的内库款项不足,自当需从治粟内史负责中的国库中进行调拨,每一笔都有记录在案,款项去向随时可查!”

  杨端和沉声继续道:“再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整个九州天下都是吾皇的,又谈何什么内外!”

  “秦御丞所言,明显有乱政、分裂之嫌!”

  “并且,三公九卿制度从夏商周时期就已经有所记录。”

  “于周朝开始不断完善,擢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

  “再以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

  ……

  杨端和抓住了两个要点抨击尹烈的提议。

  第一:强调一统之概念,即便是财政方面也无需分出内外。

  不然你就是意欲乱政分裂!

  第二:强调三公九卿制度的上古出处。

  从夏商周就已经开始了。

  此等官职政体早已深入人心。

  怎么?

  你秦烈随便一句话,说拆分就要拆分?

  开什么玩笑!

  “而今陛下一统,命李相完善官职,故设立三公国尉、御史大夫、左右丞相。九卿分做奉常、廷尉、治粟内史、典客、郎中令、少府、卫尉、太仆、宗正。”

  杨端和把目光聚焦到了李斯的身上:“而李相之所以如此界定我大秦的三公九卿之制,实乃充分考虑到了我大秦的体制传承与国情共识。”

  “倘若按照秦御丞所言,一定要把九卿职权全部分出个内外的话……”

  “到时候,恐怕就不是三公九卿了,而是得六公十八卿!”

  ……

  杨端和一番话说完。

  顿时引得满场哄笑力挺。

  所谓的体制传承,便是大秦原本就有奉常、宗正、廷尉等官职。

  只不过在一统之后,李斯将其界定为了九卿之列!

  而三公九卿的官制,由古至今,深入人心!

  这就是国情共识……

  大家都只认现有的三公与九卿之列!

  你秦烈却偏偏要改成六公十八卿……

  谁会认伱的账?

  所有人都只会觉得你小子可真够多事的!

  “呵呵!”

  尹烈轻笑一声,道:“杨太仆,你的两项论点确实有些道理,但本质上却难逃断章取义之嫌!”

  “厘清财政,把内库与国库的权责分开,对于国家发展和遏制贪腐绝对有着正向作用!”

  “我绝非是要把三公九卿改成六公十八卿……”

  ……

  国情共识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