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6章 楚国屈原(四千)_大周守藏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资助,必有所求。

  楚国使节正色,一礼道:“楚君希望百越能挑起扬粤战火……”

  “不可。”风允直接拒绝。

  他虚张声势,引起扬粤的防备已经是极限,绝不会惹火上身。

  思索后……

  他又道:“百越唯一能做到的,只有驻兵在扬粤与百越之交界处,其余请恕百越无力以战。”

  那楚国使蹙眉,沉思。

  “风君,您不是结盟多国吗,不若以多国引起扬粤之战?”

  风允摇头。

  “战火起,国之兴亡,皆苦其民,我联盟多国并非为乱,绝不会引起战火。”

  “还请使节归楚后告知楚君,百越只求安居彭蠡泽之南,而不求其北,若联盟之,可阻扬粤向西,限制扬粤发展。”

  说毕,风允目视楚国使节,对其道:“使节所带的五千石与兵甲,可暂留在邗国之地,使节归国后,看楚君如何说。”

  “我风允担保,百越不会动其一毫厘,若楚君不欲,可调转归去。”

  闻言,楚国使低喃:“国之兴亡,皆苦其民……国之兴亡…”

  “风君之德,余……屈原拜服啊。”

  屈原起身,对风允恭敬一礼道:“余连夜赶回楚国,也要为风君表明此心。”

  说着,屈原却不曾离去。

  而风允则愣愣望着这楚国使节。

  屈原?

  是了,屈原乃是楚国人,但此时却非战国时期,本不该出现才是。

  这方世界,风允是越发看不懂了。

  不过此时屈原倒是年轻,望之心思活络,行事如朝阳,还不是那写出《离骚》,郁郁跳江的屈原。

  倒是让风允有探究意味,此时的楚国处于何阶段?

  “使节请起。”风允亲自扶起行礼的屈原。

  “风君,余对你……”屈原羞赧着,从怀中拿出一份帛书。

  摊开后道:“这《大禹赋》传至楚国,这‘赋’余还是第一次听说。”

  帛书上,正是风允所作的《大禹赋》,而这帛书周边,有兰草花纹的镶边,在赋的空白之处,也还有不少的屈原所作的注释。

  “风君,这赋,余观之,是为歌颂赞扬之诗歌,但与广为流传之诗多有不同,其字句讲究对仗,押韵于尾,爽朗通畅啊!”

  可见,屈原对这赋,多有称赞。

  “余酷爱诗歌,在闻风君之赋,感其颂大禹之德,感化后民之心,略有灵感,成一诗歌——《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屈原自顾自歌颂而出,其声明亮轻快。

  风允一愣,继而静静听之。

  全诗皆是赞颂橘树,以物寄情,托物言志。

  光是闻声,就知晓是对理想人才的称颂,也是对自己崇高志向的抒发。

  这屈原之志向,也皆在其中啊。

  不愧为爱国大贤。

  风允感叹,点头称赞:“原之诗歌,情绪饱满,壮志其间,上品之作,闻之,让允想到了在大庭时,写下了《共戚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