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章 镇店之宝_财色兼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老名叫刘琦,曾经是一名大学历史系教师。改革开放后没多久,他就辞掉了工作,毅然投身于古玩这个行当里,三十来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拥有了几千万身家,光在江城就有两家店铺,前两年,在京城又开了一家店,全部是经营着古瓷的买卖。”

  在品瓷轩呆了两天,罗平基本摸清楚了这里的情况。

  店里经理名叫姓李小光,三十出头,是刘琦的表侄,从小跟着他学徒。别看他年龄不大,看走眼的时候还真不多。刘琦自己无儿无女,以后这份家业多半是要留给跟他情同师徒的李小光了。

  刘琦把罗平交给李小光后,自己就飞去了北京。罗平嘴甜,这两天“李哥”不停地喊着,跟李小光很快就混得熟了。

  “小罗,你来看看这个。”

  罗平放下手里《中国古瓷器鉴赏图集》,走到李小光身边,只见桌上放着一个白底中泛着浅黄色的小瓶,约一掌长,细颈圆肚,线条十分柔美,表面的釉光如同羊脂白玉般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从外观上看,器型优美,线条柔和,是一件不错的东西,至少看着就让人觉得很舒服。”罗平这两天跟李小光也交了底,自己对古瓷几乎一窍不通,所以李小光有空的时候会拿出一两件好东西让罗平长长眼。

  “说得不错,”李小光示意罗平上上手,“表叔总跟我说,玩古瓷的人,其实不要过于看重年代,一件东西价值高不高,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于它的艺术价值如何。比如这件磁州观台窑的羊脂玉净瓶,很多人说它既没有宋磁州窑的刻花、划花特点,又没有元磁州窑的釉上彩绘,代表不了磁州窑的最高水准,觉得我花一万块钱收下来亏了。我却始终觉得这件东西的价值恰好体现在它的另类,以及它的艺术表现力上。你看它,虽然很简单,却让人觉得很美。”

  罗平托在手上把玩了一会,笑道,“李哥,它现在肯定不止一万了吧。”

  “呵呵,上个月有个人到店里来一眼就看中了它,出价五万我没舍得卖。”

  罗平咂舌,一样的东西,转个手身价就暴涨了五倍,实在是太惊人了。

  “其实我这还是小儿科,你看见店里那一对瓷碗没有,它们的来历才最为神奇。80年的时候,表叔借住在乡下农民家里,无意间发现那家人的米缸里,用来舀米的破碗竟然是一件康熙御制的珐琅彩瓷碗;紧接着,他又发现他们家小猫的饭碗也是一只珐琅彩瓷碗,两只破碗刚好是一对。表叔后来没花一分钱就把这对碗拿回了家,只是给了那家人几块钱的饭钱。”

  罗平惊讶道,“它们看上去完好无损啊!”

  “当然是经过修补的,表叔拿回来后,专门找人进行了修复,他们看上去虽然完好无损,却都是修补过的。其实,存世的很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