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4章 上野奇袭(十)《闻厩桥得胜歌》_备前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到秀吉统治天下时期,美浓纸的价格不降反升。

  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像秀吉这种没有什么文化的人都开始追逐潮流,大量订购美浓纸,并用在寻常文书协作之中。

  而像秀家这样身份的人,不管自己愿不愿意当这个冤大头,有秀吉带头在前,为了凸显自己的身份,自己都不得不花大价钱去订购美浓纸。

  穴山信忠伺候秀家铺平纸张,用纸压石压住三边,将毛笔沾了一下嘴唇润滑一下笔毛,为秀家侵染在刚刚磨开的墨水中,整理顺畅之后再将毛笔递给秀家。

  秀家接过毛笔,在这张4尺开的纸张上写上如下的诗句:

  《闻厩桥得胜歌》

  斯闻北师已战胜,凯歌高奏偃旌旂。

  四面沸歌围楚帐,满天火雨下厩桥。

  负山无力犹夸勇,歃血如忘岂顾盟。

  只识火攻非下策,熯(hàn)天炽地扫廓然!

  这首诗其实还是比较好理解的,第五、第六句可能不好太理解,我来做一下解析。

  第五句典故出自《庄子》,意思是蚊子力小不能背负大山,力不能胜任。在这里将北条氏比作蚊子,明明短小无力却依旧要自夸勇武。

  第六句意思是:明明刚刚还口含鲜血,却能马上忘却,丝毫不顾及盟约的契约精神。

  意指北条氏本来和丰臣氏签订了同盟,但是却又背盟的不义之举。在古代签订盟约是要歃血的。

  秀家对于自己写的诗非常满意,写完还不忘欣赏了片刻。

  说实在的秀家如此豪迈的原因还有一个,昨日明明还在担心厩桥难下自己需要退守西上野,谁承想一夜的功夫厩桥就已经拿下,使得秀家重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说实在的,此刻秀家身边的大部分都是五大三粗的汉子,理解汉文和歌的人真的不多,因此秀家在写出这首诗之后也只能对着他们解释一番。

  不管文学底子怎么样,也不管秀家的解释听不听得懂,总之吹捧就完了,顺带着将这首诗誊抄几卷,也能在手下面前装装文化人不是。

  秀家不知道的是,这首诗居然在这么不经意之下在关东传播,后来传到了秀吉的耳中,并最终传颂天下,被人收录在自己的诗集中。

  “又五郎(香川景则),将这首诗裱起来,送到厩桥阵中,交给美作守,算作我给他的们所有人的奖赏。”

  “哈衣~”香川景则其实没有太理解秀家解释的意思,不过不要紧,这种装X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别人定多也就是在手下面前装一装,自己可是要去家老面前装X去了!

  送走了香川景则,秀家又询问道“凉介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听到秀家的询问,柘植三之丞答道:“境城守兵不多,周围的农兵根本来不及动员。昨夜晚些时候境城已经拿下,和气备已经开始修整城池防备北条。”

  说罢他停顿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