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 『捌贰』锦绣河山_太子妃花事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岁江南干旱,北方局势紧张,忽而坤宁宫又失火,紫禁城里就像笼罩着一层霾,人在红墙根下行走,头不敢抬步子也迈得深沉。笑起来就更是痛苦了,宫里头做奴才得终日眉儿眼儿挂笑,让人见了觉得喜气,逢到这灾里荒年的,你不能不笑,不笑是哭丧脸,晦气;笑了又不能让人觉得欢喜,这是不识时务。

  总算太子爷南巡之后江淮落雨了,眼瞅着坤宁宫修缮已近尾声,宫人们这才默默松了口气。四月末的时候尚宫局嬷嬷便找殷德妃提议,预备赶五月节万岁爷驾幸东苑射柳前,发起一场宫廷包粽子大赛。由尚食局与尚膳监选拔宫女太监参选,得胜者给予奖励,一则缓缓宫廷气氛,二则亦可为端午当天万年爷午门赐宴准备食材。

  把这件事情与殷德妃一提,殷德妃亦是分外赞同的,是日清晨便过东二长街去与皇帝说。

  这些年,因为周丽嫔扎人偶下盅,引出二皇子设陷勾绊太子,接连害死何淑女与六皇子一事,皇帝已经不再踏入张贵妃的景仁宫,也几乎不过问周丽嫔母子的现状。

  张贵妃自认为了解皇帝,实则没有人比殷德妃更要清楚。孙皇后的死成了他心中永远过不去的痛,所有那些亏负过她的人,便成了扎在楚昂心中的钉子。孙皇后若活着尚好,她死了,他便轻易都不会再去想起和原谅她们。

  宫里头的奴才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心眼儿比针尖细,这些年皇帝后宫去的不频繁,宫中的主位依旧只有最初那几个,张贵妃蔫了,施淑妃又不管事,那就只有殷德妃一个。因此自然而然有事儿便来请教殷德妃。所幸殷德妃虽一贯谦和忍让,处理起宫务来她的才干亦是得心应手的。她从楚昂七岁时便开始陪伴至今,楚昂对她虽无多少宠爱,态度却是诸多宽和,底下的宫人们当起差事来也就显得轻省。

  清早的御书房光阴静谧,二道门内翠鸟轻啼,勤政的皇帝已经在正中的御案上审阅奏折了。似乎从前面的隆丰皇帝上位起,至今几十年王朝就没有停歇过波动,那案上册卷堆砌成山,楚昂看得凝神专注。

  左侧下首搁着一张小号的花梨木条桌,早起的九皇子楚鄎正在执笔着墨。那是楚昂命戚世忠给他特别定做的,四岁的楚鄎颔首低头,也不知道在写画些什么,轻轻颤动着眼帘显得很专注。从前住在景仁宫里,只是每日叫锦秀带过来给自己看看,如今住得近了,跨出钟粹宫的院门,入昌祺门往左就是御书房。楚昂时常从政务中抬头看他一眼,看到小儿子聪颖伶俐的俊脸,那眉间眼角皆印刻着孙皇后的影子,他目中便悄掩下一抹中年为父的寂寞与满足。

  锦秀坐在殿外的廊凳上剥着莲子和核桃,九皇子最近喜欢吃甜稠的坚果粥,她嫌奴才们做的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