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4、第 164 章_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任对这位女同志不甚了解,却也乐呵呵地回复:“之前也带过,只是你没见到。只要是工作业绩突出的革命同志,无论男女,我们委里都一视同仁。”

  岑处长心知这位梅主任向来关注女干部,遂帮忙介绍:“这位夏露同志才调入我们委里没多久,原来是北京经济问题研究所编辑部的,京大毕业的高材生。这样的人才,我们委里肯定是要重用的!”

  闻言,梅主任颇感兴趣地看向夏露:“哦,咱们这边的大学生虽然不少,但是京大毕业生可不多见。我当年差点就成了你们京大的调干生呢!”

  侯副主任与她是熟人,知道她的底细,便揶揄道:“那京大的损失真是太大了。”

  岑处长见夏露还云里雾里的,好心提醒:“这位是省计委经济研究室的梅副主任。”

  夏露恭敬地喊了一声“梅主任”。

  梅主任“嗯”了一声,又向她打听:“夏同志,你既然是《经济问题研究》编辑部的,应该认识梁雁吧?她现在怎么样?”

  夏露点点头:“我还是被梁主编亲自调入编辑部的呢。不过,在我来滨江之前,她已经随着研究所搬去临省了。”

  梅主任一愣:“编辑部也跟着去了?”

  “嗯,年底之前应该已经完成整体搬迁了。”

  梅主任蹙眉:“这个老梁可真是的,这么大的事也不写信说一声。”

  “梁主编是个很要强的人,也是我们编辑部的主心骨。”夏露隐晦地说,“她应该是不想麻烦别人的。”

  梅主任听后沉默了好几秒,才若无其事地转过身与身畔的人说话。

  侯副主任也听出了点什么,主动岔开话题问:“你们研究室到底怎么回事?怎么还分出两派了呢!你是哪派的?”

  “两派怎么了?就是因为各有各的论点,谁也说服不了谁,才需要将问题拿出来探讨呢。”

  “主要是前几年不是已经讨论过这事了嘛,我记得当时不少报纸期刊都有经济学家发表了文章。最近怎么又拿出来炒冷饭?听说是你们研究室新来的王主任率先向委里提出这个思路的?”

  梅主任冷笑一声:“前几年,这位王主任就是主张生产价格论的先驱,如今终于可以理论联系实际了,他肯定想实践一下嘛。这件事你怎么看?”

  “我当然是不同意的了。”侯副主任将夏露的那篇报告推给她看,“这是我们市计委的观点。”

  周围人都在各自聊天,除了自己单位的人,夏露一个也不认识,那些男同志也不会主动找她这样一个脸生的女同志聊天。没什么事做,她就在心里把自己写的那篇报告又默背了一遍。

  看一眼手表,已经九点半了,刚在心里嘀咕研讨会怎么还不开始,就有三个领导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