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章 荀谌欲要赶超兄长侄儿_这个三国很核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谌态度转变如此之快,有些想不明白。不过也没有深究,荀谌愿意释放善意,这是好事。

  于是乎,两人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谈笑风生。

  荀谌辩才了得,接人待物颇有古君子之风,林朝与他谈论,如沐春风,自觉所得颇多,对这个时代的认知又深了一些。

  而在荀谌看来,林朝此人不拘小节,思绪如天马行空般不着边际,却每出惊人之语,细细思量,却又蕴含大道至理,是个不可多得的交流对象。

  不过短短两日间,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

  倒是一旁的田丰,见林朝谋人计划又成功了,不由得冷哼连连,以表示对林朝人品的不屑。

  刘备此次征讨张纯,定下的基本战略就是稳扎稳打,绝不贪功冒进。

  由张飞五百骑兵在最前探查地势,敌情,再由关羽两千前锋开路,刘备中军护着辎重在最后。所以行军速度并不是很快,日行不过三十里。

  而行军线路,则是一路顺着官道过九门,无极,汉昌,最后直逼卢奴这个张纯发起叛乱的地方。

  这个时代没有通讯设备,根本无法了解敌情,也不知道数百里之外的张纯到底侵占了哪些地方。只能由张飞的探骑查明敌情,中军才能缓缓跟进。

  如此行军虽然稳健,但越靠近敌人,行军速度便越慢。

  两日后,大军抵达九门县城十里之外。

  刘备下令,全军修整一个时辰后再进城。

  虽说有张飞探报,九门城中并无贼寇,但刘备为了稳妥起见,还是决定修整后再进城。免得真有变故之时,己方士兵因行军疲惫而无法接战。

  林朝也下了马,寻一个阴凉的地方,打开水囊喝了几口,目光眺望着远方。

  然后他就见到远处官道上,缓缓走来数人。

  由于距离太远,林朝没看清具体的人数。不过正因为只有数人,林朝也没在意,而是闭目养神,缓解行军的疲惫。

  林朝看到的数人,其实只有三人,一马,一车。

  “伯雅,子龙,此番却是某阻碍了你们的前程!”

  坐在马车上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面色苍白,说话有气无力,看上去久病缠身。

  旁边骑在马上的,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宽脸汉子。

  他开口说道:“赵兄何出此言,某与子龙,兄弟也。兄弟之兄,即某之兄。大丈夫建功立业,何时不可为,兄长的病却是拖不得。”

  闻言,正在驾车的俊俏青年拱手道:“伯雅,多谢了!”

  “子龙不必言谢,我等还是赶紧回真定。万一玄德公还未出兵,你我正好参军讨贼,建功立业!”

  赵云闻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加快了速度。

  早在一月之前,夏侯兰就找过赵云一同去参军,赵云也欣然同意。

  可不巧的是,赵云的兄长赵星旧疾突发,命在旦夕。

  赵云只得带着兄长四处求医,夏侯兰怕赵云一人有失,也跟着一起去了。

  如今一月过去,赵星的病情算是暂时稳定了,可谁知道那募兵的玄德公还在不在真定。若是去别处募兵,或是已经北上讨贼去了,赵云和夏侯兰这次算是这没赶上趟。

  赵星深知弟弟勇武过人,有匡定天下之志,若此次因自己而不能建功立业,他心有愧疚,所以才有了刚才之言。

  三人加速前进,很快便遇到了刘备的大部队,却也没有在意。

  而林朝此刻正在闭目养神,浑然不知,他心心念念的常山赵子龙即将与自己擦肩而过。

  事实上,荀攸中平六年才被征召入京。

  夏侯兰并没有记录字号,老于给他取了一个。

  赵云兄长的名字,也是老于杜撰的。

  荀谌有说法是荀彧的弟弟,也有说是哥哥,这里我们取前者,年龄设定比荀彧小四岁,与林朝同岁小一两个月份。

  以上……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