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一三五章 图穷匕首见_铁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大致看出山顶的地形。

  顶峰部位,有一座叫做高山庙的古庙,庙里派驻有日军一个中队。庙的大门正对着大海,庙前有一个大水塘。水塘的两侧是两个山头,如同剪刀的两刃,钳制着水塘下面的豁口。山顶上,布满了参天大树和密密麻麻的茅草。非常便于日军坚守。

  两个连的官兵,顺着水塘下边的豁口爬了上去,带着便携的通用机枪和五〇迫击炮的两个机炮排,悄悄控制了水塘两侧的山头,用以封锁庙里的日军。

  当突击班爬到距离地堡、鹿砦三十多米距离时,窸窸窣窣的茅草抖动声惊动了日军的哨兵,“哗啦”一声退弹上膛,两名鬼子用日语厉声喝问:“谁?”

  图穷匕首见,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必要再伪装了。迎接这两名鬼子哨兵的是一阵激烈的枪声,两个鬼子兵连哼都来不及哼一声就栽倒下去,刹那间,山头腾起一团团火球,安家军突击班官兵甩出的手榴弹在日军防御阵地上爆炸开来。

  驻扎在庙里庙外的鬼子兵从睡梦中惊醒,有的来不及穿上外衣,光着膀子便提枪应战,企图把我登顶官兵给压制下去。我军部署在两侧山头的十二挺伞兵专用的口径ii式通用机枪和十二门五〇迫击炮,喷射一团团火焰。机枪子弹和榴弹交织成密集的火网,日军的反冲击迅速被击溃。

  日军在高山岭顶部的阵地,分为庙前、寺庙和庙后三道防线。安家军伞兵部队两个连的官兵,集中各班的通用机枪、自动步枪及手榴弹,向日军阵地进行密集的火力覆盖。

  根据自二六年成军以来的经验,安家军地面部队在作战中,全面贯彻三三制经验。

  在班排一级突击中,安家军始终保持三人或者四人一组作战,形成合力。进攻中,首先实行避二打一,始终注重发挥三打一的局部优势,其次实行避一打一,最后形成三打一,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毕竟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行动中始终贯彻三先的原则,即先发现敌人,先瞄准敌人,先消灭敌人。

  一般来说,在开战之前,团部直属的机炮连、警通连,还有师部直辖的喷火兵、工兵等专业兵种,全部按照火力组、爆破组、进攻组等进行混编,班按三人一组,有的四人一组做细致划分。

  在部队进攻中,坚决反对一窝蜂似地突击,必须按照平时训练的三三制队型开进,在遭遇伏击的时候,各个小组密切配合,配置的i式75毫米无坐力炮,从发现火力点,到把敌人的火点消灭最快不到7秒钟。

  就是在这样的配合下,我军两个突击排在后方两翼高地上炮火的掩护下,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向星罗密布的日军地堡、散兵坑发起进攻,炮火硝烟笼罩了日军的阵地,一座座地堡、散兵坑成为了埋葬鬼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