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_从不良人开始加点修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庸才。

  再有就是中书舍人赵凤了,据说此人轻财重义,敢于直谏,是个好官。

  任圜,李克用的侄女婿,聪明敏锐。

  话说这个任圜与刘子骥还有些关系。

  刘子骥最开始建节时,是受封的义武节度使。

  义武节度使,原属于王处直。

  在攻破镇定二州之后,李克用曾经想要屠城,但后来由于任圜规劝,百姓这才幸免。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五个人的名字是刘子骥不得不熟悉的。

  因为他们高居宰相之位,刘子骥想不熟悉都难。

  冯道、豆卢革、卢程、李愚、韦说。

  自从唐朝时,宰相就有很多位,而晋国制度大多承袭大唐,因此有多位宰相也并不例外。

  不过,这五位宰相可都是赴了耶律阿保机的宴会的。

  这就说明他们其实是投机派。当然也有可能是单纯的怕死。

  不过是否是投机派,是否怕死,跟才能没有多大关系,只是可不可重用罢了。

  刘子骥拿着资料观察半晌,觉得豆卢革、卢程、韦说这三位宰相绝对不堪大用。

  朝中对豆卢革此人的评价,大多都是及登廊庙,事多错乱。

  据说豆卢革自从成为宰相之后,不以进贤劝能为务,唯事修炼,求长生之术。

  他曾经服用所谓的长生不老药,但吐血数日,垂死而愈。

  此外,他还曾用亲笔信挪用了数十万省库钱

  至于卢程此人,并无他才,唯恃门第以进。

  至于韦说。

  此人身份极高。

  他有一个声明显赫的老祖宗名将韦孝宽,一个出名的伯父岭南节度使韦宙,还有一个坐镇一方的父亲福建观察使韦岫。

  而且韦说本人是晚唐进士,曾担任过殿中侍御史、右司员外郎等职。

  后因事被贬到南海。

  朱温灭掉大唐建立大梁之后,韦说瞅到了机会,于是便来投靠朱温,混了一个礼部侍郎的职位。

  后李嗣源掌权,豆卢革便谏言重用韦说,双方同时官居高位,开始结党营私。

  豆卢革提拔韦说的儿子孙子为官,韦说就提拔豆卢革儿子孙子为官,双方可谓是狼狈为奸。

  其实这三个人之所以成为宰相,都是因为出身名门高第。

  这数十年来的朝中大臣,大多都是出身名门高第。

  即使不是名门高第,那也是伪造的名门高第。

  晋军入汴,大量资料散佚,新朝初建,百废待兴,难免有一些钻空子的人。

  当下有很多人伪造谱牒冒充名门之后,或冒用他人或自己的父兄身份以求仕官。

  比如有个叫吴延皓的,就冒用了死去的叔叔的任命状。

  就连郭崇韬也冒充百年前的汾阳王郭子仪的亲戚。

  至于平民出身、十分老实不愿冒充名门之后、兢兢业业的人,很少有能官居高位的。

  要想单纯以平民出身脱身而出,那就只有参军,从武官中杀出个节度使来。

  至于冯道,这个人很有名,前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