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章_大明最后一个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说,藩王心中就大骂。

  崇祯的意思很清楚,废除世袭。这是断所有藩王的后路啊,这个他们可不能同意。

  “微臣不明白陛下什么意思,亲王世袭是太祖老人家制定的,这是祖制,历朝历代也是亲王世袭。”福王首先开口。

  接着蜀王,楚王,周王都开口。

  这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他们当然要说话了。

  “陛下,太祖分封诸王就是希望后世子孙不再受苦,永享富贵。”

  “世袭罔替是太祖规定的,您不能改啊。”

  “闭嘴,啰嗦什么,听朕讲完。”

  崇祯冷喝一声,“太祖开国,子孙享福,这自然没错,但是太祖也没有想到我们朱家这么会生啊。”

  “太祖开国之初,亲王,郡王宗室全部才58人,这么点人,即使太祖给亲王俸禄多一点,朝廷也养的起。”

  “现在宗室有多少人呢?”

  “整整20多万宗室,朝廷每年都要拿出大量钱粮供养宗室,照此下去,宗室人口会越来越多,最后连朝廷全部收入都养不起。”

  “朕说的这些是不是瞎话,福王叔最清楚了。”

  崇祯看着众人,福王他们都低下头,朝廷负担有多重,他们才不管呢。

  明末这些皇族宗室在崇祯最穷困潦倒的日子里,他们居然没想着伸出援手,主动给点钱崇祯。反而还要伸手去向崇祯要钱,结果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也使得他们的利益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他们一分钱都不给崇祯,反而一毛不拔。

  谁想到崇祯直接上吊自杀,不管了。

  这下藩王们就傻眼了,皇帝都没了,他们有再多钱又有什么用。

  史书上大明皇族宗室在明末大概分成三种。

  第一种,把府库的钱拿出来招兵买马,自己称帝,这其中代表人物有福王,鲁王,唐王。

  第二种,随着局势恶化,有些宗室为国殉葬,自尽。

  第三种,投降,向李自成,满清投降,这类人也最多。

  还有一部分改名易性藏入民间。

  这些做法和大多数亡国宗室做法一样。

  崇祯说的是对的,但是这些藩王才不管,他们只有一个要求,不准伤害他们的利益。

  “好的祖制要保留,更要发扬光大,但是妨碍大明命运的祖制就该摈弃。”

  崇祯才不管他们怎么想,历史告诉自己,这些人就算自己这个皇帝死了也不肯出钱帮忙,这时候自己也不用客气。

  历史上崇祯就是心太软,这些藩王个个都是巨富,随便杀一个都能吃饱,他偏偏碍于皇帝颜面不干。

  “朕宣布,从今以后,亲王也和勋贵一样,爵位依次递减,你们的亲王爵位朕不会动,只要你们配合朕,朕可以让你们的亲王爵位再传一代。”

  “朕在城南给你们准备了新家,以后你们就住那里了,大家住在一起也能随时见面,增加感情。”

  “城南的别墅每套20万两银子,朕免费送你们一套,你们的家人朕也派人去接了。你们不要说朕绝情,你们也不用担心以后的生活,大明皇家银行和大明皇家商行,朕给你们都留一股,足以保证你们日后富贵。”

  “你们的王府朝廷收回来当作学院,为朝廷培养人才,这也算你们为国做的贡献。”

  “这样的安排,你们有谁不同意,可以说出来,合理的要求,朕会慎重考虑。”

  听完崇祯的一番话,福王等人彻底傻眼。

  崇祯这是把他们全部软禁在京城啊,还把他们的家抄了,真是叔叔可忍,婶婶不能忍啊。

  福王阴沉着脸低头朝旁边的蜀王看去,只见他全身都像吹气球一样,瞬间变大少许。

  “陛下,我不同意。”

  蜀王第一个站出来,大声道,“我们没有犯错,也没有犯任何朝廷法度,我们都是您的血亲,您不能这样对我们。”

  “要不然太祖也不同意。”

  朱元章不同意有什么用,难道还能从地下蹦出来啊。

  “陛下万万不可,祖制不可违!”

  “我们没有造反,陛下怎么可以这样做?”

  楚王,周王也跳了出来。

  其他藩王都盯着崇祯,如果眼神能杀人,崇祯已经死了一万遍。

  “来人,把蜀王抓起来,送到中都严加看管,无旨不得出。”

  众人大哗,关进凤阳等于终身监禁。这比死都更惨。

  随即两名禁卫抓住蜀王往外面拖去。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