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章:出了事肯定躲不过去_四合院从主厨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办?

  可以坐公交车到西直门内,再从胡同里穿到轧钢厂这边——目前还没有直通的大马路。

  更多的,就是买个自行车。这就很方便了,骑着也快些。

  自行车既需要自行车票,又是价格不菲。职工们大多买的是二手、三手的车子,价格也就能够承受。

  譬如,一辆崭新的顶级“飞鸽”自行车,价格是一百七十元左右——地区不同,价格略有浮动。

  半旧,甚至是两三成新的,价格也就只有几十元了。

  这种车子,即便从鸽子市买回来,也需要查看清楚各种手续:自行车证、车牌子、车架上的钢印。否则,就可能被民警及联防人员查处,甚至没收。

  还有,就是去到公家的信托商店购买。价格和质量,以及证件的齐全上,那里都可以保证。

  这是最稳妥的渠道。不言而喻的是,信托商店的自行车,收购肯定是价格较低;卖出时的价格,肯定相对鸽子市要高得多。

  明白就好,不用多说。

  骑着自行车,郑晓宝心知肚明:这个叫花子鸡事件,将会在大院里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

  事情既然已经出了,那就谁也躲不过去,只能坦然面对。

  躲,跑,有什么用。

  他瞄着前面棒梗儿的身影,在胡同里小心地躲避着其他行人骑行。

  这辆自行车,是他花了四十块钱,在鸽子市买的一辆手续齐全的,旧“永久”自行车。

  同时,他也撺掇何雨柱买了一辆:攒钱娶媳妇很好,但不差这几十块钱。

  买来后,他让修车铺的莫元海,好好地整理了一番。

  这辆26型号的“永久”车子,不像“飞鸽”那样长大笨重,骑着很轻便。

  空间里有新自行车发放,郑晓宝是不敢公开骑的——和收入对不上。

  那些自行车,包括沪市牌、梅花牌等国产或者进口手表,都是手续齐全。

  除了留下几样作为纪念品之外,其余的随着发放,都被他卖去鸽子市换成钱,再存进空间里了。

  从桦皮厂胡同一直跑到西直门内大街,棒梗儿发现了后面来追的郑晓宝,脚下更是倒腾得快了。

  孩子的顽劣大多如此:别人越是着急,他越是来劲。不挨上一顿臭揍,哪天也过得不踏实。

  郑晓宝骑车到了胡同口,马路对面有个带高大门楼子的院落:现在已是个小学校,旧时代是个驿站。

  西直门另外别称“水门”,就是因为老年间的役夫们,推着水车从这里进京后,把天下第一泉的玉泉山泉水,送去紫禁城。

  这些人等,以及来往颐和园与紫禁城之间的皇族们,大多曾在那个驿站里歇脚、住宿。

  附近没有看到棒梗儿,郑晓宝挎在自行车上,扭头向西边看去:只见棒梗儿已经快跑着,去了西直门城楼那边。

  这个时候,西直门除了残旧之外,保存得还算完整:城墙、城门楼、箭楼、瓮城,还都雄阔巍峨地耸峙在京城的西北角。

  路边多是不齐整的院落,这也怨不得人口多、没地住的老百姓。

  从土路上卖力地蹬着车接近城门楼时,郑晓宝不禁停住了骑行。

  一脚点地,一脚搭在车蹬子上,他抬头看去。

  如血的斜阳中,雄壮蜿蜒的城墙上,巨大的箭楼顶端,乱生的荒草在寒风中不停摆动着。

  这里以后就都是弯弯绕的立交桥,以及机动车车流了。

  一阵寒风吹来,他暗呼口气,再看去瓮城的入口。

  实在气人。棒梗儿站在那边歇口气儿,用眼睛瞄着“追兵”。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