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章 回家_抗战之物流传奇免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士兵的数量来考虑部队战斗力的水平,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要不怎么有兵多将广这句话呢!

  当然,这也有一定的道理,不能说是绝对的错误。

  可这种方法也有弊端,良莠不齐的部队需要的资源就大,而精锐混杂其中,便往往不能得到特殊的照顾,战斗时也容易被别人拖累。

  而游击队要扩充,民兵要增加,在当时的形势下是不可避免的,也符合全民皆兵的宗旨。

  所以,拿不出太多宝贵的子弹来培养狙击手,沈宸也理解,并没有极力争取。

  这顿野猪肉大餐,队员们吃得酣畅痛快。不仅嘴上吃得香,一场大胜的鼓舞,也让队员们感到振奋。

  鬼子在回撤途中虽然遭受到了意外的损失,指挥官被冷枪狙杀,但扫荡却还是按照计划结束了。

  这就是当时鬼子扫荡的特点,长驱直入,分进合击。但限于物资和运输条件,以及根据地军民的坚壁清野,在时间上便不能持久,这并不是鬼子想长期行动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大队鬼子还是撤了回去,只是对于指挥官对杀的追究和报复,鬼子在祖旺据点增加了一个中队的兵力。

  在鬼子看来,敌人只能卑鄙地进行偷袭,根本无法与皇军正面对抗。而一个中队的鬼子已经足够对敌人形成压力,并能主动出击,寻机消灭了。

  鬼子这么想也没错,在大扫荡的时候,以一个大队单独行动,横冲直撞,连八路军的正规部队都不能正面抵挡。

  这么一算,一个中队的皇军,又岂是八路军的附庸武装能对抗的?

  鬼子的这番布置既有在根据地内打入钉子,稳住脚跟后主动出击的打算,也有以祖旺为中心,对根据地进行蚕食的计划。

  当时的华北方面军的总指挥官是多田峻,他积极地推进“以路制人”的战略,并把修路赋予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意义。

  既然有大战略,下面的鬼子自然坚决执行,并把修路当成了蚕食的重要手段。

  通常的渗透蚕食是先占领一个比较稳固的据点,再以此为中心,修筑一条环形路,将周围的村庄纳入环状公路内。

  然后,就可以利用公路,发挥汽车的机动优势,在路上不停地巡逻,使抗日武装不能接近,从而使抗日根据地逐渐萎缩。

  除了修环形公路,鬼子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修筑放射线公路:即从中心向外修筑多条公路,将触角延伸出去,不断设立据点,以扩大占领区,挤压抗日武装的活动空间。

  当然,要达到目的,鬼子还需要等春暖化冻,才能开始修路。

  不管怎样,如同拳击场上的短暂休息,形势似乎稳定了下来。敌我双方都在喘息、调整,等待着下一个回合的较量。

  敌人派兵驻进祖旺后,开始屯积物资,并由县城的侦缉队派出特务,化装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