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 风雨汇江南 (八)_工业之动力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军,哪怕部队配属到位,海、陆、空之间相互召唤支援时,平均的响应时间都在六小时左右。

  而装备了齐全海陆空装备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只要作战计划没出现漏洞,部队配属到位,海、陆、空之间相互召唤支援的响应时间会缩短至一小时,紧急情况时响应时间会缩短到三十分钟。

  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快速响应时间就意味着更强大的火力,更强大的调整能力,更多变的战术选择等等,优势简直太多了。

  以快打慢就算打不赢全身而退也是不难的,当一只部队能立于不败之地以后,胜利仅仅是到来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八十年代的共和国传统三军,在没有中央军委直接干预指挥的情况下,三军之间的配合响应是以天为计时单位的。

  章任天不是海军出身,自然不在乎这船到底归属于哪个方面的问题,而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多用途航空母舰的两栖性能上。

  “宁指,在混搭运载装甲运输车、主战坦克和陆战营时,如果挤一挤的话,新船执行两栖作战任务时能否运输一个完整的重装营?”

  宁雷想了想笑着说道:“这个得看装备和战术目标的远近,不过从设计角度的原则上来说应该没什么问题。”

  共和国一个非加强型重装装甲营的主流编制大致为两个装备24辆主战坦克的重装突击连,一个装备12辆装甲运兵车的机械化步兵连。

  如果按93军的合成作战思想,营里还需装备一个加强排的自行点对点野战防空装备。

  重装营总计拥有300左右的作战人员,40辆用途不一的装甲车辆。

  如果在设计之初就考虑空间充分利用的问题,作战人员的休息空间完全可以不去挤占宝贵的机库空间,比如装甲运兵车的空间可以通过加挂简单组件,变成能四人休息的上下铺结构,或者航空母舰上直接集装箱营房等等。

  “如果美、苏不介入,两艘新船为核心组成的特混编队都足以打遍全亚洲了。”

  章任天喃喃的说了一句。

  日、韩都没有航空母舰这个舰种,两艘多用途航空母舰组建特混编队,要制空有制空,要两栖有两栖,要突击有突击,如果针对南海区域甚至一艘多用途航空母舰就足够了,以南沙群岛的普遍面积而言,带四辆主战坦克完全可以做到攻无不克所向披靡了。

  “你们就不问问这船是从哪里来的?”

  发觉话题一直在船的性能上打转,宁雷有点好奇的问了一句。

  “问了宁指会说么?”

  宁雷想了想,笑着摇了摇头。

  “航空母舰这么大的事儿,可比贝尔法斯特入华严重多了,宁指肯定是不会开玩笑的,至于船从哪里来,以我在海军内部的级别连一丁点儿消息都没听说过,想来应该和国内关系不大~~~呃~~~。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