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八章 燕雀与鸿鹄_三国新马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很近。打听皇家的消息,也更灵通一些。

  “如此说来,那马超该是忠臣了?可他跟李儒......”王允回想到今日早上的情景,总感觉马超与李儒,似乎有一种别人猜不出的默契夺舍。那种默契,很怪异,似乎,两人有种浑不在乎的合作、也有彼此暗中防范的敌意。

  “司徒大人,卑职认为,某等的思虑方面都错了。”一直不发一言的荀攸,似乎一直隐忍着什么。最后看到王允仍在纠结马超为人品性的时候,才忍不住开口说道:“无论马超是忠是奸,我们都应该将他争取进来!即便他来长安有所图谋,我们也应当全力满足他的要求!”

  “荀侍郎,缘何出此论断?”众人不解,纷纷看向荀攸。

  而荀攸也叹了一口气,心中不禁有些无奈:汉朝风气一贯如此,考虑一件事儿,往往先看那个人的品性。认为那种有才又有德的人,才可担当重任。但事实上,德才并不是双生双依,甚至有时还是相生相克。有才未必有德,有德又不见得有才。

  乱世当中,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天下不安定之时,首要的任务,是先聚天下之才以安天下,若是苛求责备,只能势单力薄、闭门造车,最终一事无成。

  可是,这些道理,同这些腐朽不化的人能讲得通吗?

  荀攸很明白,答案是不能。由此,他转换了一下思路,才开口说道:“马超鼎立雍州,而雍州与京畿只有一步之遥,甚至,马超的首府扶风郡,本就是三辅之一!”

  一番话,点在龙睛之上。众人幡然惊醒,随后,王允才缓缓出声:“荀侍郎请继续。”

  “攸研究马超很久,马超自攻略雍州之后,若是只想偏安雍凉二州,则应将首府迁至陇西郡,才更有利于他的统治。然而,他并没有如此做,反而只带了不足五百亲兵,入了长安。”

  “莫非,此子有图谋天下之狼子野心?”王允大怒,猛然起身问道。

  而荀攸突然有种‘眼却不知鸿鹄志’的感觉,这些高谈阔论的士人,真的能推翻董卓的包拯,还天下一个清明?

  “纵然马孟起有此雄心,若是以他为刃,先斩掉董卓这一毒瘤,有何不可?莫不是众人以为,马孟起比董卓更甚?”荀攸也不禁有些动怒,出声辩解了一句。

  “知人不知心,若是以他为刃,未伤敌先伤己,则不若不用!更何况,马腾一事......”士孙瑞起身怒斥荀攸,对于荀攸,士孙瑞自从臣服他的智谋后,心中便一直对荀攸有所顾忌,由嫉妒渐渐升起了一丝反抗之意。

  “马寿成一事,攸也算是帮凶......”荀攸喟叹一声,此时,他由衷感到有些后悔:自己当初不应该那么冒失就引马腾入京的,事既不略,被人识破,无妄召来马超的间隙。

  然而,为了天下大计,荀攸忍下这丝情绪,慷慨激昂喝道:“若不以马孟起为刃,那众人可知,若是全力进军,马超的雍州铁骑,在一个时辰之内,便可叩关长安!”

  “诸位纵然再不知兵事,也耳闻马超这一年多的赫赫战功吧?这样一支雄浑的军事力量,且还没有董卓的牵制,若是不拉来所用,诸位又该何以自处?”

  “两虎相争,某等坐收渔人之利。上可报效国家,下可安抚黎民,如此所为,诸公莫不是还要迟疑?”

  话尽至此,荀攸一口气饮尽杯中之水,静等这些人的回复。然而,出乎荀攸意料的是,这些人,没有立即回复,王允思虑片刻后,竟然说了一句:“听荀侍郎说来,这马孟起如此至关重要,此事,更当细细商议......”

  荀攸闭眼,心中长叹一声:看来,自己应该主动去找那个马超谈谈了。先不谈心中大计,最次,从个人恩怨来讲,自己主动说出马腾之死缘故,也比马超查明马腾之死真相后,慢慢玩死自己要好得多......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