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遥遥西飞_食堂系统援助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力的12缸双排星型发动机喷出黑烟,点燃虚拟的汽油,并将所有的动力输出至三叶的大型螺旋桨上。先是右发,后是左发,当喷吐的黑烟消散,发动机的暴躁的喘息声变成连续不断的轰鸣时,飞机缓缓地滑上了这条土黄色的跑道。

  “延州,我准备好起飞了。”

  “洞洞,准许起飞。”

  “洞洞收到,延州,我将起飞。”

  关掉手机里的绿色小语音软件,刘贺连自嘲地摇摇头,压制了一下脑子里剧烈翻滚的违和感:没有雷达,没有引导,没有超短波台,也没有什么天气预报,和“塔台”的通话则是用的刘贺连的小手机对着食堂本部的IBM电脑说话。延州机场这个河边的窄窄跑道还是黄土压实的,坑洼不平,一下雨,就会烂泥翻浆。举目四望的刘贺连,只能看到低矮的平方,在旗杆上充当风向袋的红布条,堆放着空油桶的棚子,

  以及一个百废待兴的边区。

  现在可不是感怀伤感的时候啊,他缓缓推动左右双发的节流阀,松开机轮的刹车,已经是电传的飞控飞快地翻译了他的各项指令,并且反馈到机身的各个翼面上。随着速度的提升,略微的超重感传来,飞机的机轮离开了地面,这台“DC3”像一只有点儿笨拙的大鸟,慢慢地爬了起来。刘贺连操作飞机,转过身来绕了机场飞了一圈,便逐渐地拉升高度,向着西北方飞去。

  因为有增压座舱的关系,刘贺连很无所谓地把飞机的升限拉到了7500米左右的升限上——其实如果他愿意,完全可以把整架飞机换成PT67这样的“新DC3”——但是这样几乎也100%被别人认出来,到时候免不了多了一堆需要擦屁股的麻烦事,索性就用了旧的构型。

  “各位乘客同志们,大家早上好,我们本次飞行的目的地是阿拉木图,进行一次中转,后再飞往莫斯科,飞行时间大约需要10个小时。目前,飞机已经进入平飞状态,大家可以松开安全带,伸展一下。”

  刘贺连关掉机内广播,打开了自动驾驶仪。虽然说自己已经试飞过多次,而且蛋疼星人打了包票,给自己灌了足够的飞行知识,但是毕竟飞机上除了自己还有十几个人呢,自己也没有副驾驶,凡事还得小心点儿。

  今天的天气非常不错,刘贺连打开自己的手机看了看,令人意外的是,这玩意儿被改造过之后,除去蜂窝网络和wifi的能力外,还多了一个电台的功能,在没有基站信号的地方能够自动切换成只能发短信的电台频段,而且还能搜到GPS卫星信号,连带着他的电驴也是。也不知道在1937年,这移动网络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服务是谁在提供。

  今天将是他自去年下半年从海参崴回国之后,再度访苏。同那次只带了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