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三章:民心未必齐_乱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州、代州等地坚持抗贼,只可惜没有援兵和补给,一直难有进展。”

  “封大夫?可是封常清?”

  崔涣再一次发问,不过这一次显然有些惊讶意外,以至于音调都高了不少。

  “正是!”

  此时,李嗣业也在李亨身边,听到封常清的名字,身子不由得一颤。他曾在高仙芝和封常清麾下为将多年,对这两个人既敬且重,只是安西距离中途过于遥远,许多消息也仅仅是一知半解,此前的传言也仅仅封常清在陕州大火以后就下落不明,而高仙芝后来虽然拜相,但自潼关兵败也不知所踪。现在忽然听到了封常清的消息,不但活着,甚至还在云州、代州一带抗贼,这就由不得他不动容了。

  不单单李嗣业,就连李亨也失声问道:

  “秦卿所指之人可就是封常清?”

  秦晋重重点头,表示认同。众人立时哗然。

  “如果朝廷能派人与之联络,派以援兵,接济粮草,封大夫所部将成为范阳最大的威胁。安禄山和史思明必然时时刻刻都觉如芒刺在背!”

  崔涣立刻对李亨道:

  “陛下,臣赞同秦大夫的建议!”

  这句话的很是干脆,倒让秦晋有些意外了,他满以为对方还要再刁难几句,不想竟干脆利落的表示了赞同之意。

  实话,李亨也很是赞同秦晋的建议,但是,封常清于太上皇在位时,可是待罪潜逃之身,如果要重新使用,就得有个合适的法。否则,李亨在处理和李隆基之间有关系的问题时,每每都谨慎微,生怕为旁人落下了话柄。

  果然,担心这个问题的,不止李亨一个。

  一直默不作声的房琯道:

  “陛下,封常清在天宝十四载就戴罪潜逃了,当此之时就算再用,也要给前罪做个了断。”

  李亨不置可否,房琯继续道:

  “臣建议,可令封常清戴罪立功,将来示功劳大,再议其罪!”

  穿了,房琯的建议就是先搁置封常清有罪的争议,等到打完了仗再,到时候是赏是罚,对朝廷的大局就无关紧要了!

  秦晋觉得这么做有失偏颇,让人为朝廷效死力,还不愿意承担责任和风险,这么做岂非让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寒心?由此,他在内心中对房琯的评价登时降了一格。房琯其人虽然不像李林甫和杨国忠那样奸猾自私,可终究脱不开自身的器局,凡事不敢担责任,又怎么能配得上宰相之首呢?

  因而,秦晋不再犹豫,马上道:

  “房相公此言差矣,陛下既要用此人,就要明确赏罚,否则岂非陷陛下于不义之地?”

  这等于间接的扇了房琯一巴掌,只见房琯面色涨红,竟憋得一时间不出话来。其实他的建议本来也无可厚非,既规避了不必要的麻烦,又能办成事,在李隆基时代,这可是顾全大局的金玉良言。但是,在秦晋那里就成了馊主意,他想反驳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