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五章:义士皆来投_乱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仁义之师勤王堪乱,所以才返回来,尽些绵薄之力!”

  王颀又是嘿嘿一笑。

  “君真不愧义士,只身匹马就敢到这龙潭虎穴的长安来,不过长安各门已经被叛军围的水泄不通,想要进城也得费一番周折。”

  闻言之后,李萼惊道:

  “这可如何是好?”

  王颀又道:

  “义士不必担心,长安城周长七十余里,叛军人马就算有二十万众也难以合围,寻到薄弱的地方吊在筐中即可入城!”

  “如此太好了,请问秦使君可在长安城中?”

  “自然在城中,听义士的口气好像大将军旧识?”

  李萼惭愧摇头。

  “旧识算不上,只在新安时有过一面之缘。后来到了长安虽然神交已久却是无缘得见!”

  王颀面色讶异。

  “新安?”

  新安乃是秦晋的发迹之地,能够和秦晋在新安时就相识,向来也不是简单人物。王颀登时肃然起敬。

  “这里非久留之地,叛军稍后会返回报复,义士还请上马与王某尽速离去!”

  李萼由此上马跟着王颀离去。一边纵马疾驰,他一边观察着王颀和他的部署。原来以为会有大队人马,不想却仅有这区区百余骑兵,是他们人马不多,还是另有原因呢?

  这个李萼正是当年在新安城下叫门,单人独骑从贝州赶往长安送信的李萼。只不过李萼到了长安以后便被杨国忠以爱才之名留在了长安,然则好运也仅仅到此为止,京中仕宦一年,做的都是些闲坐喝酒的闲差,胸中抱负难以施展,直到李隆基西逃之后才跟着一并逃离了长安。

  一路上忐忑不安,生怕王颀这百余人被叛军逮住了行踪,然则他们人马虽少,却灵活极了,遇到小股探马则一拥而上悉数歼灭,游离在左近的探马若发现大股叛军行踪,则及时躲避,使叛军追之不及。

  除此之外,他们在路上还遇到了三四股同样只有百人规模的神武军。

  李萼终于忍受不住,在中途歇脚积蓄马力之时询问其中因由。

  王颀闻言大笑。

  “义士见笑,神武军人少,若集中在一起不但目标庞大,且动作迟缓,容易被叛军咬住。如此以百人为一队,于各地叛军的缝隙中侦查骚扰,来也如风,去也如风,叛军也只能干瞪眼没咒念!”

  听了这个解释,李萼登时恍然,然后又佩服这些人的胆大与奋不顾身。

  “将军为国以身犯险,才是真义士!”

  王颀竟有些不好意思了,赧颜笑着摆手。

  “义士谬赞。像你们这种明知关中乃龙潭虎穴,又只身来投的,才是真义士。”

  原来,王颀在骊山通往长安的大道上已经从燕军手中救下了西奔来投之人有上百只数。当李萼听闻赶来投奔的人竟如此络绎不绝,不禁感慨涕下。

  “人心不死,我大唐焉能亡!”

  像李萼这种爱哭鼻子的义士,王颀也见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