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一章:改造下山匪_乱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乃是为了坐山观虎斗,一方面不愿损耗自家的人力,一方面又乐见神武军给蔡希德部造成人马损失。

  等到二虎相争,两败俱伤之时,继续坐看,还是摘取果实,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一阵西风突然卷起,阵阵凉意直透衣袍,秦晋下意识的打了个寒颤,又将身后的大氅紧了紧。

  “刚刚接到了卢之善由正平送回来的消息,汾北巨盗张贾已然投诚,大批盗匪都会下山,编入军中……”

  对此,皇甫恪才露出了颇为高兴的表情,但紧接着又道:

  “汾北盗匪鱼龙混杂,既有避难的良民,也有本就为祸山中的盗匪,只怕悉数便如军中会有隐患。”

  “隐患必然会有,但只要防范得当,得当大于失的。”

  皇甫恪对于汾北盗匪的招安比较感兴趣,又接着问道:“秦使君打算将这些人用在何处呢?”

  只是秦晋却不答反问:“老将军以为当放在何处合适?”

  皇甫恪则毫不犹豫的答道:“以老夫之见,当以蔡贼叛军削之!”

  他毕竟做了一辈子的唐.军,对于那些造反的良民有着本能的厌恶和不信任,所以招安在他看来只是权宜之计,将这些尾货一方的人借刀杀掉,或者另以别图消化掉,才是最稳妥的处置办法。

  秦晋摆了摆手。

  “不,将这些人消耗在蔡贼叛军之手,实在是下策,他们之中绝大多数人为盗不过是因战事所迫,否则又有谁愿意放着良民不做,舍家撇业的入山为盗呢?”

  这一问让皇甫恪稍一愣怔,但马上又毫不犹豫的反驳:

  “秦使君如此顾念,是否妇人之仁了?”

  面对妇人之仁的指责,秦晋放声大笑。

  “秦某自新安率兵杀贼以来,从未有过半分手软,妇人之仁可是无稽之谈。难道老将军忘了,什么才是当世最难得的财富吗?”

  自从进入绛州以来,秦晋曾不止一次的对身边的人提及自己对于人口的看重。他曾以此为话题,便和皇甫恪说过了至少有三次。本以为皇甫恪会深入思索,却不料还是难以改变他的固有想法。

  那些一日为盗之人,即便重新归顺,在他看来永远都不可能重新成为良民,对这些人,从**上彻底的消灭才是上上之策。

  不等皇甫恪回答,秦晋便已经抢先一步答道:“难道老将军忘了,当世之时,只有人口才是宝贵的。金银铜铁用光了,大不了再开山采掘,可人口一旦杀光了,便要三五十年才能恢复啊!绛州有半数户口入山避祸,难道要将他们统统都当做盗匪杀掉吗?”

  皇甫恪抬起头来,叹了口气。

  “老夫也承认,使君说的极有道理,可这些人下了山以后,也绝不能单独成军,要么就只能遣散归乡。否则一旦啸聚,但有一丁点风吹草动,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秦晋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