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9章 婚配问题(求打赏月票推荐票!)_大秦:开局向祖龙索要太子之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理丞相职务而显,但是日后呢。微臣倒是以为,如今的政事堂作风未免有些散漫了,尤其是礼部、工部,行事不讲求法则,多有违法之事。”

  “若非看在陛下的情面上,微臣早就弹劾公子子婴了。”

  众人听了,个个面色惊讶。

  先帝初驾崩,陛下权力失重,朝中人心纷乱时,蒙毅可谓中流砥柱,一人撑起来了天下秦吏。

  当时众人都对蒙毅的印象大为改观,以为他是性格有所改变。

  要知道蒙毅可是敢在朝堂上公然弹劾赵高的人,不仅仅让赵高脸色难堪,而且整个御史台上下从此以后见了他都是绕道走。

  当时做御史的人,恰是冯去疾啊。

  文吏集团是秦始皇一手扶持起来的,丞相和御史作为三公之首,都是文臣,这样的安排本就体现了嬴政的私心。而冯去疾做御史监察百官,恰是因为他背后是李斯、章邯这些人。

  但是蒙毅却作为上卿,经常弹劾朝中众臣。

  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他年轻,也就不把他当回事。

  但是到后来,仗着始皇帝的宠幸和家中的功勋,蒙毅变得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

  而蒙氏家族也在始皇帝的安排下,本来要从武将转向到文臣的过度,以此彰显嬴政安抚军功世家的怀柔之心。

  但是这招棋却根本走不下去。

  蒙氏无条件效忠秦国,离开军功集团并无所谓,但是却招致了军功世家的忌恨,由此不具备统领众将的资格;而伴随着蒙武的离世,蒙恬强撑蒙氏一族。而这个时候,文吏集团内部开始严重的腐败。这让始皇帝看到能支撑帝国的,只有蒙氏一族,故而更加倚重。

  这就是嬴政托重蒙氏的原因。

  他已经知道帝国穷途末路,自己接连的布局都走向失败。

  而蒙毅的个性,更是搅乱嬴政棋局不可不忽略的一个因素。

  这位出身高贵、自命清高的天才酷吏,显然是个政治白痴。

  众臣作鞅鞅貌,大多都低头不语。

  赵佗整个人在朝堂上都惊呆了。他听过蒙毅的一些事迹,可是都说他是刚正不阿,不畏权贵,如今看来怎么像是他身为权贵却还在耍小性子呢。

  李信听了,却觉得蒙毅说的有道理。陛下如今对政事堂未免太看重了,他虽然还是冠军侯,还是太尉,但是看着陛下远没有对他这么信任和器重。

  政事堂是政事堂,总不能四个人轮流做丞相吧。李信心目中,还是老王相最稳重,其他人根本比不得他。

  二世一时间也说不出话来,最后只能是蒙恬转移话题。

  “皇帝陛下,今日虽然是小朝,但是臣以为还是当以正事为主。既然河内山西之地出现这种婚配问题,微臣以为这件事需要尽快解决。只是这件事,有些特殊,男女婚配,本当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如今女子数量过少,家中父母就算是想要做主,也没有办法。还有那些安家的士卒,以及一些改邪归正的流寇,本来是无家之人。臣恐怕这件事要是不尽快解决,恐怕会引发更大的祸患。”

  在这种事情上,最简单的办法是——抢别人家的女儿。

  如果二世不让他们打,他们自己也会为了传嗣的问题主动去打。

  但是二世有明言在先,大家也都不说此事。

  “大柱国说得对。还是该先解决眼下这个问题。”

  周青臣难得在大事上有什么政见,他灵机一动便有了主意。

  “皇帝陛下,臣以为可以在关中各地挑选女子,随后送入河内、山西,让各地府吏为他们做聘。”

  张苍自然摇首。

  “此事断然不可取。那些女儿必定不愿远嫁,如果强征,那些人家必定怨恨陛下。本来是为了平息民怨,如今却大肆征女,非但不会平息旷男之怒,反而会让帝国的信誉受损。”

  (写新书,设定好费脑子。希望大家可以去《玄幻版:大秦》捧场。谢谢大家。)

  请收藏:https://m.bqg84.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